單親家庭的母親            

     有人戲稱舞監是奴才,最適合當舞監的是受了傷無法再上台表演的舞者,因為又有熱情,又了解表演者的需求,又習慣劇場的環境捨不得離開,對於技術又多少有一點概念可是又不需要精通,我昰一個TD,要我來說舞監該做什麼其實是不精準的,況且因為國家地區的不同,舞監要做的事多少也有些不同,或是編制的不同,有沒有技術總監或技術統籌或技術經理(technical manager);有沒有製作經理(production manager)或是劇團經理(company manager),舞監要做的事也有相當大的不同,是巡迴演出還是只有首演場地舞監的職責更是不同,以前我愛說全世界的舞監台灣的最大,當然這是一句氣話(當舞監侵犯TD的職權時),但是在十幾二十年前,台灣根本沒有PM,甚至沒聽過技術統籌這個名稱,TD也是少數歌劇才有的編制,所以老一輩的舞監通常是身兼數職,只領一份薪水卻要做PTSMPM+TM+SM),總之舞監是技術組的頭這個說法雖然不夠精確,但卻是一直以來台灣普遍的認知。

     在我看來,舞監像是"孝子"(孝順孩子),尤其是像單親家庭中的母親,我也沒當過父母,只能以臆測模擬來比喻,以台灣巡迴演出來做例子,舞監要安排交通(或是行政安排舞監告知crew),舞監要負責訂便當,舞監要安排住宿(或是行政定房舞監安排分配),給morning call,簡單講食衣住行除了crew或演員要穿什麼舞監不用管之外,其它生活上的雜事全都是舞監要照顧的事,在劇場裡,有人受傷了要找舞監,有紛爭舞監要去喬,要分配演員化妝室,要貼路線指示,馬桶不通燈不亮,舞監要去找館方解決,衛生紙沒了要趕快找人去買,要為演員準備小道具,要檢查演員穿場動線安不安全,工作燈夠不夠亮,地上的線有沒有貼好會不會絆倒演員,要定馬克讓技術組可以工作,要隨時注意各組的進度是不是大家都on schedule,哪一組遇到問題需要和館方或是別組協調……,在演出之前,舞監有太多太多要做的事情,總是最早到最晚走,別人下了工睡覺了,可能舞監還要開會或是做自己的工作,又不能有抱怨,所以我說舞監就像是單親家庭中的母親,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有看過哪一個母親對孩子說為什麼我這麼累,我要做小孩換你來做媽的嗎?

     出國演出,母親的責任更大,到了陌生的環境更要加倍小心,有哪一個媽會把小孩丟在飯店還沒check in,只顧自己要出去玩,然後告訴孩子1400自己拿行李到櫃台check in,結果孩子等到1400無法check in,說要等到1500,等到1500又說1700才能check in,這時這個做母親的在哪裡?又有哪一個媽會把一群小孩丟在車上自己下車散步回飯店,連一句話都沒有?有哪一個媽會叫小孩1200自己坐車去劇場,你1300到因為你不吃飯!結果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知道1200有車可以坐,有哪一個媽會在首演前的技排,跟孩子生氣然後消失一個鐘頭,讓所有人等你平復完情緒回來?每個做母親的能力不同,賺的錢不同,給孩子的生活水準也不同,但是天下父母心,那份責任及母愛,卻是與賺的錢的多寡一點關係都沒有,有句兒歌唱的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舞台技術/世界劇場人篇          

     我喜歡做外國團體的演出,並不是我崇洋媚外,也不是老外有多少東西好偷學,主要是我覺得自己是世界劇場人,早年在雲門跟著舞團在世界碼頭中流浪,到過很多國家,受到許多老外的幫助,當然受氣的時候也有,但整體來說回憶大多都是愉快的,所以自己能深刻體會老祖宗的那句話: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的,再厲害的角色只要在地朋友不幫忙,也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隨著年歲日長,愈來愈懶的出國時,總覺得受別人幫助太多,自己回饋太少,所以當我昰地主時,總希望遠來的客人都得到友善的幫助,大家見面都能快快樂樂,演出順利成功,讓老外都能得到專業的對待,對台灣留下良好的印象。

      曾經有好幾個團體的老外問我,為什麼對他們特別好,我總是回答我只是做我該做的事,但是有的老外就說,不,你不只是做你該做的事,連我們要做的事還沒開口你就已經做好了,這時我就會回答:我到你們國家演出的時候,你們同胞對我也是非常幫忙,我只是用你們對我的方式還給你們。有些老外就會說如果你再到我的國家,請一定要跟我連絡,甚至還有人說只要以後他有機會遇到從台灣來的團體,他就會把他們當成是我,一定會盡力幫忙,聽了當下真是感動,心想這些老外還挺肉麻的,因為我知道人往往會用自己的經驗認定評判,這個國家的人友不友善或專不專業,就像我們去柏林某個劇場,通常我們就會認為德國人如何如何,或是德國劇場如何如何,同樣的當老外到台北,是在國家劇院或是中山堂,對台北劇場的印象就完全不同,或是同樣是到國家劇院,可是是經紀公司外租場地處處省錢,還是是國家劇院的自製節目要什麼給什麼,也是差距頗大,或是技術團隊是專業的劇場工作者還是便宜的學生,印象也是截然不同。

      PINA BAUSCH去年來演熱情馬祖卡時,就有幾個老外認出我來,問我是不是多年前去過漢堡做演出,沒想到昨天我在澳門做演出他們來看場地,竟來了個他鄉遇故知,只是當他們熱情的打招呼看我有點猶豫時,就問我是不是忘記了,他們是PINA BAUSCH,這時我的記憶才又回來,世界真是太小了,我有點訝異他們竟然還認得我,像他們這種世界大團應該早就被訓練的會很快遺忘,也許是我的職業病太嚴重,通常演完的案子大概一個星期後我就開始遺忘,二個星期我就可以所有內容全部忘光,只記得這個案子是不是我做的,也曾在做新舞風的以色列平頭劇團<蠔華馬戲團>時,被以色列人認出我曾去以色列做過演出,也許真的是長頭髮比較容易留下印象吧,不管是蘇黎世芭蕾或是瑞士貝嘉芭蕾等,幾乎都是我被老外認出,而我總是尷尬的回答有點面熟,雖然大多時候我真的記不得,但是我從不擔心他們會打我,因為只要是我的案子,我相信在他們的世界旅行中,台灣都是友善及專業的一個碼頭,但是這並不代表少數表現失常的世界劇場個人,我會一貫的以禮待之,很遺憾我的修養還不夠成熟,當我必須要捍衛我的crew的尊嚴時,我會毫不客氣的變成壞人,但是這是極少數的個人或個案。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舞台技術/叢林法則篇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學校老師教的方法感覺上都不太實用,因為一件事可能有10個步驟,要仔細的一步一步來,期望過程及結果都達到標準,一天就做不了幾件事,在教育劇場中,動輒就是裝台週,所以可以按部就班慢慢來,可是到了外面的專業劇場,一週連台都拆了,哪能讓你慢慢摸。當然熟能生巧,學生的經驗不足,所以需要較多時間,可是適當的調整做法(跳步驟),其實是常見及有效的節省時間的方式,這並不代表要只重結果而不重過程,因為不對的過程一定不會有對的結果,而是用經驗幫住跳過可省略的過程,所以我現在回想以前學校或是雲門的不實用教育方式,其實是有道裡的,因為如果妳不知道所有的步驟,妳就沒辦法知道哪些步驟跳了會影響過程及結果,而只看到別人跳步驟的做法,卻不知哪些步驟其實是跳過的,等到自已做時就會發現結果不同,別人成功自已卻失敗,有時甚至會招致危險。

     所以當我在劇場裡工作時,會根據crew的背景做調整,對於本科系的學生,有時我會故意用一些旁門左道的方式去打擊他的信心,或是逼他去思考他所學的方式是否需要調整,而對於非本科系的crew,會依他的個性及能力去調整,由時是用教育劇場的方式,有時時間不夠或是他能力或經驗不足,就會直接叫他別囉嗦,我怎麼說就怎麼做,等到有時間時再跟他解釋我的考量,但是有危險性或是時間、子彈不足時,我就會自己上陣,但有時crew就會認為我說一套做一套,寬以律己嚴以待人,要求別人是連過程都一直盯,而自己動手時又好像很隨便,其實是我知道也許10個步驟我跳了7個,可是我會抓住重點做微調,且結果是可被接受的,安全是無虞的,只是別人看不出罷了,我不可能只有十分鐘卻用一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方法,只看表象而不去學著看事情本質,只會見樹而不見林,有時候如果有時間,我也會放手讓不聽勸的crew照他的意思做,等他出包後他就會接受妳的建議。

       出國演出要更機動的調整,到了陌生的戰場因應當地不同的做事方式及習慣,更要懂的隨時調整schedule,就像配備精良的美軍打越戰,有很多掉入捉野獸的陷阱,被削尖的竹子刺死的美軍,到死都不明白自己是怎麼死的,就算是西點軍校第一名畢業的精英,拿著教科書打越戰,恐怕只會死的更快,橋被炸斷無法過橋,不是在原地等善心人士把橋修好,而是要趕快改變計畫尋求解決之道,妳能說蚊子太多就不進叢林打游擊戰嗎?還是等到防蚊液送到前線才出發?打越戰和波斯灣戰爭是截然不同,不能只有一招半式闖江湖,要懂得入境隨俗,隨機應變,計畫趕不上變化不是一句笑話,而是實話,一再氣大家不照schedule是於事無補的,重點是趕快調整schedule,讓大家都能解決問題,同樣的,如果自己的工作已經到70分,就把時間讓給還在30分的人吧,大家都60分比大家都30分,只有妳一個人80分要來的有意義。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舞台技術/出國演出換景小撇步篇          

     出國演出,最慘的就是舞台的換景,因為舞台的換景一定是local crew,所以往往趕著裝完台,馬上就要接著技排或直接彩排,並沒有那美國時間讓妳去跟crew解釋太多,或是來個換景練習,寫的再詳細的cue表都沒用,寫太細只會讓他們弄得更糊塗,所以我個人的小撇步,是拜科技之賜,直接用照片來輔助cue表,以這次表坊如影隨行亞洲巡演為例,如果要用文字形容照片內的內容,我想拿到換景cue表的crew可能會瘋掉,可是拿事先在台灣拍好的照片,他們一看就明瞭,省去不少時間。以下是部分中文、英文及照片板的換景cue表:












左舞臺(黑色為演員動作,紅色為crew動作)


Q Number


內容


1


上機車行


2


右舞臺下客廳後,幫忙運至左舞臺preset


6


下黑幕後撤餐廳至左舞臺,客廳送回右舞臺


11


右舞臺下畫室後,幫忙運至左舞臺preset


12.5


下臥房,上茶餐廳(沒有餐車)


 












Stage Left(red color is for crewsblack color is for actors)


Q Number


Cue Context


1


set Motorcycle Shop


2


when Living room out to SRmove across to SL


6


when black curtain goes downmove Restaurant to SL and Living room to SR


11


when Studio out to SRmove across to SL


12.5


Lulu's room outset Restaurant(without wagon)


 

 DSC00302             DSC00292

 

Cue 1                                                                Cue 2

 

DSC00299              DSC00305

 Cue 6                                                                Cue 11

     有很多方法書上都沒寫,老師也沒教,所以對前人使用的方法不滿意時,就自己想個好方法吧。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舞台技術/演完舞台佈景的去處篇          

      演出完後,對於龐大的舞台佈景要如何處理,只有留或不留二個選項,留的話就要有地方存放,如果演出團體自己沒有倉庫,通常我們會找原本製作的佈景工廠,看看倉儲的租金要如何計算,但是有的佈景工廠並沒有空間可儲藏,所以我們就會找倉儲來存放,目前以汐止的倉儲為例,一般是一坪一天20元,一台15噸卡車尺寸是8'X24',所以大概是5.3坪,但是倉儲是算坪數而不是算體積,所以有本事疊愈高就愈省錢(高過8’就賺),但是也有可能一車的東西放的結果超過5.3坪,因為一些不規則或不易堆疊的東西,沒有車身三邊可以靠,所以在空曠的鐵皮屋倉儲反而更佔空間。

      對於不留的情形,通常有三種處理方式:1,垃圾場2,夾夾樂3,焚化爐。垃圾場又分公有或私人的垃圾掩埋場,現在很少人會選擇這種方式,因為根據司機的說法,光15頓大車要進垃圾場的進場費一台就要好幾萬,所以大部分的團體都負擔不起。夾夾樂就是一些環保資源回收業者,他們的卡車上有吊臂夾具,就像放大版的夾娃娃機,通常可將2台至2.515噸卡車的物品夾碎成為一台,但是一台大車車費就要15千左右,對於超過2台以上,或是大量非木製物品(保麗龍、鐵)較為適合。進焚化爐是目前較划算的選擇,一台15噸車的物品通常了不起只有23公噸的重量,目前焚化爐的計費標準是每公噸1858元,可說是經濟實惠,但是焚化爐為了保護他的破碎機,所以非木構的東西需清除,而通常非木構的部分多半是可再利用的東西,例如輪子、鋼索、插梢活頁、結合螺絲等,所以多花一點時間拆除,既環保又省錢。

      要進焚化爐須事先上網申請登錄,通常需一、二個工作天,所以最遲在星期四下班前要完成登錄,焚化爐只有周一至周五早上0900~1200可進場,申請方式其實不如想像中的困難,只要上台北市環境保護局的網站,左上方的便民服務中的業務服務,就可找到焚化爐的項目,雖然台北市有木柵、內湖及北投三個焚化爐,但是由於破碎機的大小,目前適合舞台佈景尺寸的只有北投焚化爐,不清楚的部分只要打網站上的電話,就可得到詳細的解答。至於一些五金零件或鐵構的部分,由於現在廢鐵行情不差,每公斤約有個1112元,有時請卡車司機代為處理,賣的錢貼補油錢車費,有的司機是願意的,但是如果要司機賣完直接抵扣車費,恐怕願意幫忙的人就不多了。

       由於台灣的市場不像國外這麼大,只有少數團體可以隔幾年重演一些定目劇,但往往重演時又重新設計,所以許多團體都是先花一筆倉儲費用,先放個一年尋求再演的機會,然後時間到了再花一筆錢處理掉,實在是有點可惜,回想18年前為了系上的公演預算根本不夠製景,就厚著臉皮向劇團要演完要丟棄的舞台佈景,然後整車載回山上和同學台南牛兩人卸車,對劇團來講反正他要處理掉,只要我們不是原封不動使用,他們就無所謂,可是對當時是窮學生的我們,的確是造福了學弟妹,只要尺寸顏色改一改,就可再利用,甚至一些對學生而言較困難的部分,如門的製作,就變得相當簡單,裝個裝飾線板改改顏色,就是一個專業木工製作的門。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舞台技術/TD在佈景製作中的角色篇          

      美式的設計通常在養成教育中,製圖及結構的基本能力都是必備的條件,但是在歐系的設計,訓練多半著重在視覺藝術,所以往往幾張彩色正視圖對於歐洲設計而言,他就已經交了功課,至於結構的部分,那不是他的事,而對於佈景工廠而言,通常是希望結構圖愈清楚愈好,只要妳畫的出,他們就做的出,但是設計在乎的是他的設計在舞台上是否能忠實的呈現,而佈景工廠在乎的是是否在預算內按圖施工,拿不拿的到所有的錢,所以TD在佈景製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腳色,有時是設計與工廠之間的橋梁,有時是翻譯機,有時是麻煩製造者,因為台搭起來換的了景換不了景,那不是工廠的責任,也不會是設計首要關注的重點,所以TD如果在製作中缺席,通常結果都不會太好。

      對於工廠來說,在談好的預算內,如果業主沒有要求,自然是選擇省工省料的方式製作,也由於他們不會有足夠的訊息(例如有沒有巡迴,要不要出國,有多少人裝台,換景時間有多少…………),所以他們頂多只會再好心的考慮裝不裝的了車,進不進的了首演場地,其他的就要看TD提供多少訊息,愈完整的訊息提供及要求,他們愈能做出令大家都滿意的成品,但是不同的做法當然會有不同的價錢,所以TD如果不能在估價前就表示對製作方法的要求及意見,等到報完價,就只能靠私交來ㄠ工廠,或是製作時看工廠師傅的臉色,當然最慘的是進劇場後傻眼,但是導演設計與製作人看到的是與觀眾一樣的角度,所以【華麗佈景爛結構】似乎是大多製作的宿命,所以TD要很清楚哪些是可以讓步,哪些是一定要堅持,因為現在便宜的製作已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通常都是爆預算再來刪景或是來喬做法,但是事先說而最後無法做,比什麼都不說事後抱怨要來的好,因為工廠在了解妳的需求後,多半會在能幫忙的部分盡力幫忙,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做出來的作品,最後落的被嫌棄的下場。

       所以同樣的設計圖,同樣的工廠製作,往往因為不同考量而有不同做法,例如沒有巡演計劃,演後也不保留的狀況下,只要在不增加卡車的前提下,雖然裝卸車較為麻煩,為了節省裝拆台時間,可能就會選擇大塊組合的方式,,但是如果考慮到巡演及存放的問題,可能就會將結構細部分解,但是如果巡演裝台時間不足,則會考慮折疊活頁等結合方式,如果是長期巡迴,考慮的重點可能就會放在如何的製作方式較不易損壞,例如結合方式可能就是結合螺絲而不是插梢活頁,以免在裝卸車的過程中活頁損壞,造成裝台的困擾,而尺寸大小的極限,就要以卸貨口最小一站的尺寸來決定,當然舞台太小景太大又是另外的考量,是另外製作巡迴版的景,還是縮小尺寸或是用別的景替代?最好能在出門前就有答案或是備案,才不會辛苦把台搭完了,卻因為不能用,現場才要裁切修改,卻要在下一站較大的場地,再將裁斷的景接回去,所以是走一步算一步,還是事先提出疑問尋求設計或導演給答案,就要看TD想的夠不夠遠,思考縝不縝密,當然也決定了crew辛不辛苦。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舞台技術/瞬落幕篇          

      舞台技術中,從天而降的布景通常利用吊桿升降來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是吊桿升降有他的極限,國家劇院電腦吊桿的最快速是11公尺,意思是降下10的距離就需要10秒鐘,手動桿在不顧安全的考量下,有的flyman可以快到4秒鐘,但是如果導演或是設計要求的是瞬間掉落,這時我們就會利用一些小機關來達到這個效果;或是對於飛不掉的場地如國父紀念館,對於使用一次性的軟景,有時我們也會使用同樣的做法,既然飛不掉,那就讓他在黑暗中瞬間掉落,再收到側舞台。一般說來最常見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雪袋式2.快速扣3.去頭鐵釘翻轉式4.插梢式。

1.      雪袋式                                                                                         2.      快速扣(俗稱)

            

 DSC00343.JPG →   DSC00344.JPG       DSC00345.JPG             DSC00346.JPG

 

  3.      去頭鐵釘翻轉式                                                                       4.      插梢式

 

 

DSC00339.JPG      DSC00340.JPG            DSC00337.JPG     →   DSC00338.JPG

                     

      方法其實很多,要視懸吊物的尺寸、重量、效果需求及裝設空間而定,舞台技術是一門活的知識,不太適合落於文字,以免以文害義,要像馬蓋先一樣,依據不同的狀況,選擇最安全適當的方式,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考量,自然會有不同的做法。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舞台技術/Teamwork          

      小時候曾聽過一個故事,學生問老師說:請問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在哪裡?老師說:在天堂裡,大家都是笑咪咪,吃飯時,大家圍著很大的大圓桌,每個人的筷子都很長,所以可以夾到所有的菜,然後就彼此幫對面的人夾菜,並且把菜送到別人口中,所以大家都吃得很高興。學生問:那地獄呢?老師說:在地獄的人都不快樂,每個人都瘦瘦的,雖然菜色,桌子大小及筷子都和天堂一模一樣,可是大家只顧著夾自己愛吃的菜,但是因為筷子太長,所以每個人都無法把菜送進自己的嘴裡,所以大家都餓肚子,自然就快樂不起來。所以天堂和地獄的差別就只差在一念之間。

      大約是1996年前後,雲門有一支舞叫傳球樂,是由9個舞者坐在台階上,3人一排肩並肩,分低中高三排,每個人的雙手上都各有一顆球,在很快的節奏中,每一拍每個人都將球傳給別人,同時再接別人傳來的球,剛開始練習時,大家都手忙腳亂,滿地掉球,然後相互指責別人球沒傳好,害自己沒接好,後來外國老師說妳不要同時又想把球傳好,又想要從別人手中接過妳要拿的球,只要每個人都把球精準的傳到別人手中,並且確定別人確實接到球後才放手,自己要接的球,就相信別人會準確的傳到妳手上,果然改變一個想法後,就順利許多,大家也才從傳球到完整的表演傳球樂

      劇場工作是需要高度合作的行業,舞監及TD是最常傳球的人,常常聽到傳球的人不知在傳什麼,例如舞監問下一場四個演員就位了沒?請問是哪四個演員?要在哪裡就位?妳問的是誰?誰才知道要回答妳啊,所以較好的傳球是:左右舞台看一下演員,左舞台AB君就位了沒,右舞台CD君就位了沒?這樣左右舞台戴intercom的人才知道要找誰就位,然後回報給舞監,如果cue表上沒寫,沒頭沒腦的丟這樣的球過來,誰接的到球,沒有人像舞監擁有所有的訊息,有可能演了十場在側舞台的crew還不知台上演什麼(如果側舞台被side masking包覆,看不到台上),所以自己沒傳好球,不要怪別人沒接好球。

      有時也會聽到TD在交代事情時,傳的球也是不清不楚,例如等一下換景台上全撤,然後上什麼,把事情都說完了卻沒分配誰做什麼,等到換完景漏換了什麼,就對全部的crew生氣,如果TD沒將每個人要做的事情分配好,就期待所有事情都會有人做,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只能怪自己亂傳球,而不是別人沒有接好球,說了並不代表別人就清楚的接收到訊息,不是說了就當做完成了,要看有沒有人接球,接球的人是否能安全且清楚的接到球,所以當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先問問自己是否有好好的傳球,而不要急急忙忙的指謫別人沒有接好球。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傳的球,也都有要接的球,不要把別人為妳的飛撲接球當作理所當然,更不要在自己暴投後還怪別人不是章魚,沒有八支腳來接球。

      有一位舞監把舞監比喻成是棒球比賽中的投手,當投手失投時,自然有掉分的危機出現,我們可以加強守備,策動雙殺,但是至少投手要能把球投進本壘,一直保送,其他人是幫不了投手的,也無法上去代投。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舞台技術/國家劇院之完全攻略篇          

      到國家劇院演出,有一些好用的傢私或撇步可能是妳不知道的,當然有許多小東西在資料上是看不到的,劇院舞台組的傢私號稱可以開一間汽車維修廠,而舞台組的大哥們也都是非常樂於助人,只是他們不知道妳需要什麼協助,當然勇敢的說出問題尋求協助,只要愛惜公物,有借有還,往往他們能給妳的幫助是遠超過妳所預期的,以下是一些較少人知道的小撇步:

1.      SCshow curtain)或稱S03(防火牆,對開大幕,空桿)常常我們用來做投影而懸掛白紗的空桿,由於他的地板滑輪是架設在右舞台lighting tower外側的1樓地面,而非像其他手動桿架設於G樓,所以他的揚程較短,以至於要不就是降下時桿子穿幫,要不就是飛不掉,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防火牆下方加沿幕,有善心人士用較輕斜紋布做的沿幕,幅寬約150公分,所以只要向助理借麻將夾夾在防火牆下方即可,如果要加小翼幕遮住對開大幕或白紗弧形邊緣,則可借C型夾較為安全(因為劇院小翼幕較重),但C型夾要從防火牆內側往外夾,勿突出太多以免危險。

2.      國家劇院防火牆在降下時,下方的pin會插入舞台地面上的洞裡,所以當防火牆升起後,有時地面上的兩個小洞會造成困擾,只要找舞台組借善心人士做的漢民寶貝小圓木棍,就可將地面完全填平,但是每天結束工作要降防火牆之前,記得一定要拿起來,以免釀成悲劇。

3.      國家劇院開館的前18年,大家被告知的都是trap door一拉開一邊就是1米寬3米長,所以以往都是要自己將過大的部分再用木板封起來,但是現在已經有破解的方法(其實只是解開安全扣),所以在trap door的範圍內,要開哪個位置都不再是問題。

4.      有時有的演出希望儘量靠近觀眾,所以常會演出鏡框,但是防火牆之前沒有吊桿,所以無法外加大幕或是懸吊truss,但是其實在靠近舞台的樂池上方有12house light,只要事先技術協調會提出,經評估後獲得演出技術部允許,就可將house light拿起(只要1秒鐘),再從拿起燈後的洞下吊點馬達的鍊條,就可外加truss,例如比利時羅莎舞團<Rain>,或是法國音樂劇<小王子>都曾經如此用過。

5.      有時吊桿不夠,須將翼幕及沿幕掛在同一桿,往往需要將翼幕tail down,以往都是用繩子綁bottom pipe,很辛苦的將所有繩子長度調成一樣,其實如果tail down的長度短於80公分,可用紅色欄杆的鐵鍊來替帶繩子,可省去調繩子長度的時間,如果tail down的長度大於80公分,則可向舞台組借安全吊帶,省去調繩子長度的麻煩。

6.      每個節目在劇院都會量鏡框開口,再移動lighting tower到對的位置,已有善心人士在地面用立可白畫白色基準線,只要將lighting tower上的數字線對齊地上的白色基準線,例如開口是1400,則就將700對齊地上的白色基準線,則lighting tower就是離center700公分,不用再用尺量半天。

7.      SC桿的操作位置看不到台上,所以常常不知底下是否有人,可將舞監桌上的夜視功能攝影機的畫面,轉向SCflyman,就可解決看不到舞台的問題。

8.      有背後投影時,為了防止有人從投影機前面經過,通常我們會用繩子與移動式側燈stand,圍出一個禁止進入的區域,此時可向舞台組借LED當工作燈,有兩條各長約10米,每11LED燈,有紅色、藍色及白光可切換選擇。

9.      要在後舞台turntable上調燈時,不必將調登梯扛上turntable,側舞台有善心人士製作的uprightturntable的專用斜坡可使用。

10.  要舉起重物時,國家劇院雖然沒有堆高機,但是舞台組有荷重1000公斤,揚程2.5的油壓升降台2台可借用,移動方便,操作簡單,可節省不少力氣。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舞台技術/反對國家劇院廢除手動吊桿的十二個理由篇          

      根據2007年國家劇院舞台設備改善工程的某一次研討會中,提到目前規劃的方向是將舞台吊桿全部改為電腦操控,個人以為其其不可,我贊成維持現有的電腦桿與手動桿並存,由使用者自行選擇要用哪一種吊桿,以下是我反對國家劇院廢除手動吊桿的十二個理由:

1.      對於需要精密手感的效果,例如雲門的紅樓夢或表坊的暗戀桃花源,連續下十分鐘的雪,電腦桿是否能像手動桿般,根據雪袋中殘存的雪量,隨時調整而達到大雪小雪的要求?

2.      對於吊人的安全考量,在舞者或演員的升降過程中的互動,電腦桿是否能像手動桿般,能就各種突發狀況調整速度,例如台北越界的天國出走,同時吊8個舞者在空中跳舞,空中的舞者又與地面的舞者互動,又例如演員從天而降,同時地面推來2樓陽台台車,演員要安全著地於陽台內,電腦吊桿是否能視台車速度做精密配合?

3.      懸吊須著地的硬景,暗場換景中萬一演員走錯動線,電腦桿是否能像手動桿般等演員安全的離開後才降下著地,還是打到人才停止,或是打到人也沒感覺直到到定位才停止?有太多大團的主角都發生過暗場換景走錯動線,所幸手動桿的flyman及時煞車,才沒有發生意外。

4.      手動桿除非不得已,多半一個人只同時操作一桿,flyman可就執行的過程全程注意,但是電腦桿是你再多的吊桿也只需要一個operator,但是operator也只有一雙眼睛,對於危險狀況難道不會顧此失彼?

5.      演出中常發生紗網軟景因空調而勾到前後桿,如果是手動桿會因為施力的改變而立即發現,並且可以馬上處理,立刻往上升,等到安全後再緩緩降下,如此需精密思考隨時調整的動作,電腦桿能夠勝任嗎?

6.      需要與演員互動的狀況,例如屏風表演班的莎姆雷特,或是明華園何仙姑在起伏海浪中翻騰的巨龍,海浪又要遮擋舞龍的人,又要急速升起讓龍破浪而出,再急速降下,這種完全要視演員的動作而時快時慢忽高忽低,電腦桿做的到嗎?

7.      需要與音樂節奏與演員配合降下的景,例如國光快雪時晴某一場等演員跪地才降下的白紗投影,設計希望白紗著地點與音樂結束同時,結果演出三場這個cue的秒數分別是12秒,8秒及4秒,因為演員愈演愈有feel,愈跪愈慢,再加上是現場演奏的樂團,電腦桿能夠即時機動調整速度嗎?

8.      國家劇院通常是劇團的首演場地,相對於巡迴場地時間上較為充裕,如果到了巡迴才要增加所有沒看過戲的flyman,再去面對所有懸吊的問題,勢必增加技排及裝台的風險。

9.      雖說希望有一天,能像某些國外劇場一樣全國桿距及條件都統一,以減少適應巡迴場地的困難性,但是巡迴場地往往是必須多功能使用的場地,所以天上多半都有音響反射板,況且20年來台灣還是只有一個國家劇院有電腦桿,所以在各地條件落差太大的此時,是否考慮階段性的改,不要一下子就把差距拉的過大,而使得巡迴要重現首演的情形變成是非常困難的任務。

10.  以澳門文化中心為例,他的吊桿是一半電腦桿一半手動桿,所以當地下鐵的澳門巡演,出發前得知電腦桿全掛的時候,至少還有手動桿可用,不致取消演出。

11.  許多大陸團體或是俄國芭蕾舞團,由於演出舞碼過多,經常有連夜翻台每天上演不同戲碼的情形,如果是手動桿只要定完馬克,不必等待電腦桿key incue的時間,反而更精簡時間。

12.  國家劇院做為一個國家級的高度,應該對於這個環境及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有多一點投資,而非只是從節省人事預算,或是縮短裝台時間以增加演出場次的考量上著眼,如果過度依賴電腦桿,將會逐步失去想像力及可能性,長期而言對設計或技術人員都不是件好事。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