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TD1          

    我的好友閒雲野馬日前知悉對岸出了一本舞台管理的書籍,因而大受刺激,於是終於拿起千斤重筆,寫下了有關舞台監督的第一篇文章,為了鼓勵她,也希望她不要像我另外的好友麻雞與別人一樣,光是啟了個頭就從此沒消沒息,我希望自己能呼應她一起正面迎戰,所以決定也面對自己最不想碰的題目(TD),她寫一篇舞監的文章,我就寫一篇TD的文章,雖然都是部落格文章,但是看得出她是有系統的書寫,所以應該比較難產,我是胡謅慣了,所以應該比較容易,但是她是留美碩士,學的就是專業的舞台監督,我只能寫一些自己的工作心得,因為找不到能參考的書籍,所以會是沒有系統的亂寫,反正當作陪考的心情,想到什麼寫什麼,這樣也比較沒有壓力。

     在我近二十本有關舞台的原文書中,扣除有關舞台設計類的書後,剩下不多的舞台技術類的書籍當中,除了一本聖經(stage hangbook),一本rigging,其他全是佈景製作的書籍,除了市場考量之外(有多少人會買),我想跟TD的工作性質有許多是活的知識,是需要依據每一個不同的個案情況而有所調整,它不像是科學或是數學般,可以everything by book,所以無法用文字精準的紀錄有關,也因此就很難找到相關的書籍,當然很多百老匯的音樂劇都有出書(例如獅子王),但是其中有關舞台技術類的篇幅大多是少得可憐,更何況TD所需具備的能力不僅僅只是技術性,還需要領導統御及清楚的邏輯思考的能力,才能在進劇場壓迫的時間條件之下,做最有效率的安排,簡單講就是多少時間、多少錢、多少人和多少事,況且整個劇場的時間壓力是每一個部門都會遇到的問題,大家都在搶時間,所以事情順序的分配與其他部門的配合,避免裝了又拆或是互相干擾,也是一門學問。

     有很多新的TD在當crew時,只看到他們的TD輕輕鬆鬆,動動嘴就很順利的做完一個案子,可是卻看不到在進劇場之前TD所做的部分,所以當自己做TD時,事情就忽然變得不順利,狀況連連或是倒楣透了,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該在進劇場前要解決的問題沒有解決,把問題帶進劇場罷了,或是沒有想到,事先沒有準備,於是當場考驗自己的應變能力,或是發揮馬蓋先的精神,克難的緊急應變,然後怨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或是把責任往佈景工廠方面推,其實很少有預算充足的案子,錢多、人多、時間多、事情又少的夢幻條件是非常罕見的情況,幾乎所有的案子或多或少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要不就是錢不夠,要不就是人不夠或是無法完全找到自己想要的crew,要不就是時間不夠事情又多,如何拿捏調整原本就是TD要思索解決的問題,不是會看圖,會按圖施工就能夠勝任TD的工作,只是crew只在劇場看到做完準備的TD,一件一件事理所當然的順利完成,卻看不到背後TD在事前的準備工作,也因此才會各人命運不同,別人輕鬆我辛苦,其實只是別人選擇先苦後甜罷了,而你只看到甜,如此而已。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營篇          

    一個作文題目,每個人寫出來內容都不同,同樣的時代,每個人的人生表現也都不同,要怎麼經營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在這不景氣的年代,每個團體都有自己不同的經營方針,有的為了票房低迷不振所苦,有的為了找不到人而煩惱,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表坊這次寶島一村在寒冬中票房開出長紅,後續加演不斷,在過年前不但摸彩抽獎,還發給每個工作人員一個大紅包,不只是沾沾喜氣的紅色幾百元,而是超過crew一天所得的數千元,當然每個人都非常高興,因為這樣的手筆在劇場是非常罕見的,也許在尾牙時抽中大紅包是有的,可是這種人人有獎的大紅包,卻是幾乎沒有,而且之前每個crew已經拿了節目單、購物袋及相關商品,到嘉義每人一大盒方塊酥,到台中每人二大盒太陽餅,雖然都是市長送的,但是如果團體不把crew當成是自己的一份子,crew怎麼也會和演員一起拿到呢?住的是長榮桂冠或是耐斯王子,坐的是高鐵,難怪不用擔心找不到crew

     也許你會認為這是因為票房好的緣故,可是有多少團體在賺錢時會想到crew?幾乎是沒有吧!況且從以往的紀錄來看,不管賺錢與否,表坊在照顧技術人員這一塊,也一直都是引領風潮,例如:第一個給資深crew850的時段費,第一個給資深crew 900時段費的團體,在沒有高鐵的時代,常常安排crew坐飛機巡迴,第一個將住宿等級提高到長榮等級,巡迴時餐費100(含飲料),在如夢之夢時,為了感謝crew連夜搭台的辛苦,還發給所有crew數千不等的工作獎金,當然節目單、T恤、尾牙及慶功宴等更是少不了的,至於crew最在意的發錢速度更是不用講,118號星期日回台北,大聲公在唉說表坊的會計希望他星期一可以交巡迴時段,因為她希望過年前就能夠把錢都匯給crew,讓大家都能好過年,我記得有一年我錢一時周轉不過來,在演完的隔幾天試探性的詢問錢何時會下來,當表坊知道我有困難,就立刻先結算我的部分,隔天就把錢先給我,以解我的燃眉之急。

     幾乎絕大部分的crew都會滿意表坊這樣的照顧,在領該領的時段費之外,有團體願意如此用心經營,當然crew會願意把時間空給表坊,甚至有時我做的都有些心虛,因為並沒有特別的付出,得到的卻是滿滿的回報,愉快的工作情緒,有如度假般的待遇,這樣子收買人心的方式難怪可以緊緊抓住crew的心,當然不是表坊有錢沒地方花,有些令人滿意的方式是會超過預算,解決的方式不是退而求其次,選擇較便宜的方式,而是表坊行政就想辦法去談贊助,也許並沒有省到更多的錢,可是卻爭取到更好的品質,讓大家在工作之餘能得到滿意的享受,這使我想到有些團體會讓演員住較高檔的飯店,對於crew卻視為花錢敗家的對象,能摳就摳,能省則省,要怎麼經營我們無權過問,但是感受卻是最真實的,團體把crew當成是消耗品,還是把crew當成是自己的資產,經不經營用不用心,大家都是感受於心。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案子變少的原因篇          

    缺人的時候,找人的標準會降到「只要是有手有腳的觀光客」就好,可是案子沒有那麼多時,自然就可以選擇合得來的crew,每個找人的頭工作習慣不同,很難有「如何當一個受歡迎的crew」的標準答案,可是卻可以容易歸納出不被優先選擇的原因,如果你不是剛進劇場,還沒讓大多數人認識你的小朋友,過著不知道下一個案子在哪裡的日子,而是案子逐漸愈變愈少,而且是別人一樣很忙碌,只有自己愈來愈清閒,那就有可能是你已經不再是別人優先選擇的對象,而

其可能原因如下:

一、自主生活管理不佳:例如你有習慣性的遲到問題,尤其是巡迴時,常常在集合時間讓所有人等姍姍來遲的你,或是常常失去戰力,例如常有可以避免的生病或是睡眠不足等問題,而這些現象背後真正的原因卻只是因為夜晚生活太美麗,喝到掛、玩到high過頭,忘了自己是來工作,沒有責任感,將自己私人的情緒問題牽怒他人等。

二、在不對的時間(地點)做不對的事:例如在側舞台高談闊論影響演員情緒;或是當大家在忙碌時只有你忙著和周公下棋,或是沉溺在掌上遊戲機之中;該繃緊神經時卻漫不經心;演出時看得太入戲而miss cue;或是自以為對戲很熟不戴intercom或是對講機;玩弄道具;演出時偷拍照、錄音及錄影等。

三、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犯錯時不認錯,總是有理由,都是別人的錯,甚至為了推卸責任不惜說謊編故事;或是太有主見不聽勸不受教;或是對於犯錯根本不在意,把對不起當成是口頭禪。

四、常常手機不通,或是留言不回;或是騎驢找馬,沒有信用,已經答應的時間常常臨時變卦;無故失蹤搞神秘;這些都會讓人十分困擾,久而久之,別人自然就不會自尋煩惱。

五、工作態度或是習慣不佳:抱怨的多做的少,或是多做多錯,而且屢勸不聽,帶給其他人更多的麻煩與困擾。

    除了這些之外,更嚴重的情節更是只要一犯幾乎就再也沒有機會,例如偷竊、偷看女演員(舞者)更衣、性騷擾;惡意破壞、工作時喝酒,使自己及他人處於危險狀態之中;做出傷害名譽及違背一般善良風俗之行為,這些都會讓人身敗名裂,自然也就無容身之地,個人形象的累積建立不易,但是毀掉往往只在一念之間,人都會犯錯,沒有人不會犯錯,重要的是犯了錯就要勇於認錯,因為拒絕認錯就是拒絕成長,如果是無心之過,只要能在錯誤中得到教訓,從錯誤中學習成長,別人不會吝嗇於再給你機會,在我至今二十年的劇場生涯當中,不知犯過多少無心之過,由於自己的勇敢承認錯誤,也才有機會證明自己不會一錯再錯,在記取教訓儘量不重蹈覆轍的情形之下,自然愈來愈少犯錯,人不怕犯錯,怕的是你不認錯,或是不在乎犯錯,這才是別人無法再給你機會的原因。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UR舞台日記-第四天篇          

    不管昨晚幹嘛去了,絕大多數人第四天的早上都是選擇睡到自然醒,被太陽曬屁股,溫柔地喚醒的幸福滋味是很舒服的享受,年輕時候的我多半是玩撲克牌到天亮直接吃早餐,吃完再趕緊補眠,年紀日長之後,牌友沒了,也只能一樣的早起,孤單的享受飯店精美的早餐,然後再回房去睡回籠覺,有時睡太久腰痠背疼,只好爬起來寫寫部落格打發時間,混到近中午check out後進劇場,吃著一年要吃500個的「便當」,準備接下來的演出,一般都是下午場演出,演完晚上拆台裝車直接殺回台北,再連夜卸車或是隔天卸車,要是演晚場就慘了,中午check out後下午不知要到哪裡混,對於不常逛街的我只好帶著行李先到劇場,再出來悠閒的吃個午餐,曬個個把鐘頭的太陽,或是打開電腦繼續部落格殺時間。

    吃過飯後,演員試mic,燈光dimmer check,舞台清舞台re-set準備演出,然後是不太會出包順利的第二場演出(再不順利也沒機會了,因為演完就要拆台了),有些格外多愁善感的演員在這一場演的特別有feel,相較昨天的小慌亂,今天說的每一句台詞,都代表這齣戲在這個劇場逐漸走入歷史,每說一句就少一句,在台灣同樣的戲要再回到相同的劇場加演,畢竟是極少數的特例,多半是隔個幾年後再重演,再重演時,演員組合也換了,景也重新設計了,甚至連劇本都修了,就算是一樣的劇名,也是全新的生命,所以有些人號稱「魔鬼場」的第二場,有時卻激發出令人動容的精彩演出,雖說對於每一場的觀眾都是「第一場」也多半是「唯一」的演出,每一場都應該毫無保留全力以赴,但是觀眾只看一場無從比較,在側台看過N場的我們,有時真的分辨的出演員的狀況如何,有沒有進到角色裡面,還是只是走位背台詞,雖說做技術的不評論戲,演出時也不該入戲,但是遇到好演出時情緒被帶著走,那種揪心的感受卻也是無可避免。

     演完後,接著就是拆台, tour的拆台會愈來愈快,一方面是大部分人都熟悉,另一方面是拆台要一鼓作氣,拖久了就會感覺沒力,愈拆愈慢,愈慢愈累,倒不全然是歸心似箭,只是感覺與節奏分配的問題,節奏分配得宜,就會又快又不覺得累,節奏掌握不好,再簡單的台也會感覺很累,怎麼都拆不完,要將裝了二天的台在短短幾個鐘頭內拆完,人力的多寡當然是最關鍵的因素,精簡到過頭的人力,要快其實很難,但是巡迴對於人力的考量,一定是從演出換景時的最精簡人力來取捨,絕不會考慮到裝拆台的人力需求,因為每多一個人,就不只是多時段費、保險費及餐費,還多住宿費及交通費,但是如果大團的演出卻是配備小劇團的人力,那肯定是又累又慢又危險,基本上如果燈光少於ME+4,舞台少於TD+4,則裝拆台的時間都會拖得很長,每個人也會疲累不堪,以舞台為例,如果一人是flyman,二人配重(為保險起見,有些劇場配重環境條件不佳,況且拆台重鐵失衡時二個人能硬拉的力量也很有限),則台上只剩下二人,二個人要拆所有東西實在太苦也太危險,所以通常幾個大團在巡迴時,舞台多半至少是TD+6,才能勉強達到順利及安全的考量。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UR舞台日記-第三天篇          

    TOUR第三天,早上如果燈光已經完成修cue,通常舞監就會來個dry tech.(沒有演員的技術彩排),如果燈光還沒完成,至少TD也會要求在演員進來之前要有個換景練習,因為就算是crew都沒變,也會因為舞台大小及懸吊位置的不同,而使得再熟悉不過的換景內容發生新的問題,更何況常常會有部分的crew更換,對於新朋友來說,更是需要多一點換景練習的機會來熟悉,所以dry tech.是不能省略的,常常有換景練習時都沒問題,可是因為沒有加上實際換景燈光的dry tech.,等到彩排或是演出時就一堆問題,所以這是為何裝台第二天舞台組要全力配合燈光組,因為唯有燈光儘早完成修cue,舞台組才能在與演出時相同的環境下練習,進而發現問題尋求解決之道,而舞監也才能在導演及表演者還沒來使其分心之前,靜心檢查所有技術上的cue是否有問題產生。

    中飯前後,通常表演者就會進到劇場,接下來會發生的事大致有表演者認識劇場,瞭解穿場動線,spacingcue to cue或是彩排,在舞監帶著所有演出者熟悉後側舞台時,如果還有電線還沒貼、工作燈還沒架設或是障礙物沒清,導致演出者受傷,這時就有人要倒楣了,認識完劇場後,舞蹈節目可能會有spacing(走位),然後是著裝彩排,戲劇節目則多半是演員先戴mini-mic、試音然後是快走(跳走)還是彩排,則完全要看導演的決定,每個團體的習慣不同,有的甚至走位完就讓演員休息化妝,養精蓄銳的等待晚上的演出,所以如果早上沒有換景練習或是dry tech.,一不小心就人算不如天算,直接演出場上見,則演出中發生意外事故的機率就大增,尤其是演員與懸吊的關係,因為在暗場的換景中,絕大多數的演員都會走原來的路線來閃躲地面上的景或是換景crew,沒有人會意識到天上的景因為吊桿的位置不同而有所改變,於是原來安全的路徑就成了危險動線,如果這時候flyman的經驗不足,沒有在黑暗中死命的找尋演員的蹤跡,那當頭棒喝的情形就會發生。

    晚上首演,如果之前有完整的dry tech.或是彩排,發生出包的禿槌機率就會大減,常常意外都發生在下午跳過沒走的部分,因為跳過所以沒有機會事先發現問題,有時候雖然有彩排但是沒有著裝彩排,結果演出就在服裝快換上出了問題,而這一天的演出者其實是相當疲累,不管是當天坐車下來或是前一晚下來,不管有沒有完整彩排後再接演出,如果技術組沒能順利的配合,就容易增添表演者的心裡負擔,如果不能提供一個安全且排練過的表演空間給演出者,有的演員情緒就會大受影響,所以通常當表演者進劇場後,我就會要求我的技術人員表現出優雅的姿態,不慌亂,不大聲喧嘩,其實都是為了增加表演者的安全感,也避免干擾演員,增加他們的負擔,演完後,如果明天是下午場演出,就會call中午進劇場,如果是晚上演出,就會call進劇場吃晚飯,只要首演沒出大意外,基本上第四天的早上都是不call的,所以不用多說,第三天晚上的夜晚一定是最美麗的,喝的喝,玩的玩,補眠的補眠,各取所好盡情放鬆。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OUR舞台日記-第二天篇          

    TOUR第二天,舞台上通常是燈光調燈及做cue的時間,而舞台組除了補漆、修景、微調或是繼續未完成的裝台內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配合燈光的需求,調燈時如果道具或是佈景沒有在正確的位置,燈是很難調的好,而燈調不好,要畫面乾淨不髒當然是很困難的事,所以第二天對舞台組而言,大部分的時間幾乎都是摸黑工作或是待命配合,而工作的內容,也開始著手在一些細節部分,例如工作燈的架設;裝設intercom;整理器材箱;貼穿幫線;解決穿幫的問題;側舞台整理及劃設佈景台車停車格;小道具桌的架設定位及整理,搭設臨時服裝快換區(如果有需要);加貼螢光色的夜光馬克;演員穿場動線指示箭頭;警示膠帶;防撞保護,通常側燈的線還不會急著固定,因為在做cue之前都還有移動的可能,所以早做只是浪費膠帶而已。

    由於成本考量,有的團體會讓表演者在第三天一早才南下(省一天住宿費),有的團體會讓表演者在第二天晚上就住進飯店(曾經發生大幕要開了,部份演員因為交通因素還沒到劇場),但是現在大部分的演出團體都已經有了共同的認知,會把完整的二天裝台時間讓給技術組,因為沒裝好的台對於表演者是更危險,而且第三天將更沒有時間給技術組,與其第二天表演者趕著進來亂,還不如讓技術組能順利完成工作,第三天完全的配合表演者,所以習慣上在表演者還沒進來的第二天,舞台組就會悠悠的完成演出前的所有準備,以免表演者進劇場後,忙得手忙腳亂,因為計畫趕不上變化,表演者進劇場後一定有若干要調整的事情會發生,所以寧可先將所有事情完成,再來根據實際需求而更改,以免到時措手不及,台還沒裝完,新增加改變的事又再加進來。

    在第二天漫長的等待當中,有的人是把蘋果日報啃了又肯,有的人是以看書來打發時間,有的人是在電腦上盡情翱遊,有一陣子很流行數獨,當然有更多的人選擇掌上遊戲機,因為第二天的舞台組就像是待命的消防隊員,一聽到鈴聲就要立刻出動,也利用配合燈光做cue的機會順便做個別的換景練習,所以一聽到在台上當cue face的燈光組大喊:舞台組換景,就在一陣覆誦換景聲中夾雜著跑步聲,所有舞台組都出現迅速的換完景,然後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由於我演出時大部分是flyman,所以除了吃飯時間之外,其他時間全都需要在fly區配合,因為如果等燈光叫了要動吊桿才到fly區,那會浪費太多燈光的時間,為了節省時間,通常TD會要求一個flymanfly區全程配合,所以就算是吃飯時間到了,如果燈光決定延後吃飯時間或是不吃飯繼續工作,理論上flyman是要跟著燈光的時間全程配合,所以在待命時,通常就是我寫部落格的時機,大概有一半的部落格文章都是利用這種等待時間完成的,其實如果願意利用這個等待的時間充實自己,日積月累也是很可觀的。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UR舞台日記-第一天篇          

    TOUR一站的時間,通常是1~4天,一些經紀公司的案子,為了節省成本,有時候會是當天裝台當天演出,甚至有時裝演拆都在同一天,一些小案子也會有這樣的情形,或是稍微寬裕的一天裝台,隔天演出,至於多數的案子,通常是2天裝台,2天演出,通常不會超過4天,因為巡迴的市場沒那麼大,很少有節目在同一站能開出4場以上的票房,所以幾乎都在4天以內結束一站,如果是當天裝演,自然是各人顧性命,只管自己的裝台進度,如果是有較寬裕的裝台時間,基本上舞台就會配合需要更多時間的燈光,而稍為調整裝台順序,就以4天一站的演出而言,舞台裝台第一天的schedule大致如下:

0900~1000卸車

1000~1200軟景懸吊:沿幕、翼幕及其它軟景懸吊,因為台上一定是滿佈燈桿,在燈光組掛燈的時候,只能插空隙做些不太干擾燈光進度的事情,況且下午或晚上調燈之前,也需要沿幕完成才能定燈桿高度,要翼幕完成才能確定側燈位置及調燈,如果在舞台上吊桿範圍以外的部分有足夠的空間,也會在旁邊同時組景。

1200~1300吃飯休息

1300~1700通常在1300之前,會完成掛燈動作,將燈桿升人高,舞台組就可以鋪設地板,當然有時也會在早上燈桿下來之前,就先把地板鋪好,如此舞監就可以馬克,或是燈光組會在鏡框線上,從中心往兩側做間隔1的馬克,以方便掛燈,等到燈桿上的燈抄好迴路號碼,確定都會亮之後,就會升高至演出時的定位,這時就可以在台上懸吊硬景,當然也可在台上組地面上的景。

1700~1800吃飯休息

1800~2200如果舞台組還在繼續使用舞台組景,則燈光可能就會先從外區或是包廂的燈開始調起,一旦開始調燈,舞台上的工作燈就會全部(或是絕大部分)關閉,否則無法調燈,這時舞台組就要開始摸黑工作,或是將舞台讓出,到側台較亮處繼續工作,由於巡迴時絕大多數的crew都在首演場地組過景,所以速度會快上許多,通常在第一天結束前,就能完成大部分,剩下微調修補等工作到第二天再續做。

2200~?回飯店休息,吃消夜的吃消夜,看電視的看電視,上網的上往,愛喝酒談是非的喝著酒交換八卦情報,愛玩撲克牌的就招了咖廝殺,總之下工後的休息時間沒人會管你想做啥,只要不要影響他人,及明天的工作狀態即可,有本事玩,就要有本事正常工作,只要不影響工作表現,整晚不睡都沒人管你,有時候飯店的早餐會影響就寢的時間,如果早餐很優,是可期待的,有的人就會早睡早起,多一點時間享用豐盛的早餐,當然也有人不管早餐多麼豐富,他寧可選擇放棄早餐多睡幾十分鐘,遇到太過於抱歉的早餐,自然就不會有提前起床的誘因。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劇場二三事篇          

    2009年開始的劇場,由於文建會給各個文化中心修繕的經費下來,所以各個劇場都紛紛開始執行休館整修的計畫,對於各個文化中心有錢添購設備,對於使用者的我們,原本是件好事,可是當大家集中搶著一起來時,就有些不太好了,因為沒了演出的場地,演出團體自然沒了演出,沒有演出,打零工的crew自然就沒了收入,從一月開始,就已經有演出因為劇場整修而被迫取消原本時間的演出,而在最下游執行的crew,自然是最後才被告知,不幸的事還不止如此,隨著最近的巡迴演出,不管到哪聽到的都是要增購音響反射板,原本2塊的要改成3塊(台南),原本沒有的要添購(嘉義民雄),天上每增加一道音響反射板,就要犧牲34桿吊桿的空間,這個對我們來說完全用不到的障礙物,如今是愈來愈多了,對於台灣特有的把劇場弄得像是四不像的綜合表演廳的現象,原本以為隨著這十多年來陸續新增的新劇場而有所改善,沒想到卻是再走回頭路。

    現在國外動輒是專為舞蹈演出設計的劇場,專為歌劇演出設計的歌劇院,專為音樂演出設計的音樂廳,專為戲劇演出設計的劇院,或是一個劇院涵蓋音樂廳、戲劇院(供歌劇及戲劇演出使用)及實驗劇場,鮮少會有all in one的「多功能綜合表演廳」,多功能就是沒功能,與其把錢拿來使劇場改得功能更差,還不如另外蓋小型音樂廳,讓橋歸橋,路歸路,何苦要在清爽可口的清燉牛肉麵中,「升級」加入刺激過癮的泰式酸辣海鮮麵呢?這樣混在一起的結果真的好嗎?硬要把黑熊和白貓送做堆,也生不出人見人愛的小熊貓,不明白為何結果竟是如此令人詫異。

     2009劇場界特別的大事還有世運及聽奧,其實真的是很特別,原本應該只是體育界運動界的大事,但是由於二個體育盛事都有劇場人的參與負責,所以在08年聽奧就已經開始在找劇場人,等到世運開完標,有許多人都已經是聽奧班底,到年中的劇場人力荒會非常嚴重,尤其是聽奧,幾乎可以預期789月會發生激烈的搶人大戰,這種供需不均的現象實在令人無奈,因為就算案子再多,同一個時間也只能選擇一個案子,所以有可能年度的演出場次是成長的,可是crew的收入卻不是隨之增加的,而到時候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伴隨而來多少潛在的危機,其實是令人憂慮的,當然暑假放假的學生是可以填補人力的不足,可是原本就還需要被照顧的人,到時因為同時間大量爆增的演出,而被迫成長成為帶人的頭,難免會擔心孩子帶孩子會不會又出意外,又有憾事發生。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UR-行篇          

    TOUR中的行(交通),差別也是頗大,一般說來,crew自己開車通常是最省的方式,因為只有油錢及回數票,可是並不是有車的crew都喜歡開車,為了省錢,現在幾乎已經沒有團體,會讓演完連夜拆台的crew睡一晚再走,於是拆完台累得半死,大部分的crew上車就掛,而開車的crew沒任何好處,還要抵抗疲累及睡意,將一車睡死的人安全載到目的地,如果遇到較摳的團體斤斤計較,跟你用台北到哪裡幾公里來算,有時候真的會氣死人,那從家裡到集合地點算不算?旅館到劇場的往返算不算?下高速公路後到旅館或是劇場算不算?幾張回數票當然可以算,但是每台車之間的油耗都不同,就算是同樣車款,一人駕駛的資料跟載滿了人及行李的狀況也不一樣,有時算到好像是crew在卡油一樣,著實令人生氣。

     曾經做過一個演出,為了省車錢,台北演完遊覽車直接載到新竹當然沒問題,問題是拆完台要回台北時,省到要大家帶著行李在清大前等野雞車,但是很不幸的是超過晚上12點,根本沒有車,一群人像瘋子般拖著行李在路上走,也曾在員林演完後,星期日晚上雖然才快9點,但已經沒有車,所以一群人只好情商卡車司機幫忙,一群人擠上卡車,跟著景片晃啊晃的到台中,才有野雞車回台北,或是坐20人座的中巴從高雄到台北,等到要下車時,已經不能動了,那種中巴座位之間間距太小,像我根本無法把腳放進去,膝蓋頂到前座椅背背臀完全緊貼椅背,隨便一個震動就撞的膝蓋疼痛不已,若是將腳側放在走道上側坐,沒多久就閃到腰,況且走道上通常也堆滿了行李,所以通常聽說團體會安排車子,都讓我恐懼不已。

    當然在沒有高鐵之前,有的好團體(例如表坊)會讓crew當天早上坐飛機下去,因為打折機票加計程車錢,大概一人平均才一千多元,其實會比前一晚坐車下去要來的便宜,以高雄為例,一個坐車時段加一晚住宿費用(以21600計算),再加上車錢(800+800+600),絕對要比機票要來的昂貴,可惜大部分劇團行政都沒有成本概念,都不會計算比較,而且就算告訴他們,它們也不敢作主讓crew坐飛機,因為怕被老闆責罵說老闆都坐車,哪有crew坐飛機的道理,現在有了高鐵,可以取代高漲的機票,有的團體已經開始選擇使用高鐵(例如表坊),但是高鐵站離市區都有段距離,有好幾站光從高鐵站到劇場計程車費就要至少500元,再加上每日往返劇場與旅館之間的計程車費,其實算一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是如果能談到高鐵的贊助,自然又是省下一大筆錢。

    其實劇場內有時太會算計不見得是件好事,一切以省錢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結果,不管票房好壞都是用最克難的方式來對待crew,久而久之crew也會選擇,拿一樣的時段費,crew自然會選擇願意經營,花心思花成本照顧crew的團體,誰不想在領該拿的時段費之外,住的舒適,優雅的吃著豐盛的早餐,乘坐快捷的交通工具,被人在乎的用心對待呢?這也是有些團體(例如表坊)雖然用同樣的時段費,卻總是能要到他想要的crew,不必擔心找不到crew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UR-住宿篇          

    TOUR對於台北crew而言,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由於許多演出的首演場地都在台北,很自然台北的crew就得要跟著全省巡迴,撇開在各文化中心的工作不談,TOUR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其中衣當然是自己準備,所以沒差,而食的差別也不大,因為以物價指數而言,台北的物價本來就是全台最高,雖然各地都有著名小吃,但是吃飯時間只有1個小時,所以同樣的餐費固然是變大了,但是一樣是便當果腹,所以也沒有太大差別,剩下的住及行,往往因為不同的演出團體,而有天壤之別,而其中住宿的差別更是巨大,雖說crew的要求只是一人有一張小床,不要被迫和別人擠一張床,但是這床的故事及學問可大著呢。

     早期我曾為了住宿問題和經紀公司吵架,揚言把crew拉回台北,因為老外要求所有老外要一人一間房間,所以不知是房間不夠還是為了省錢,當我們半夜3點到飯店時,竟然要4個人擠一間(其實現在很多器材公司為了省錢,仍然是4人一間),進了房間才傻眼,啊只有一張床要如何睡4個人?於是跟櫃台要求要加床,連加床的足夠數目都沒有(其實也沒有空間),於是一人睡床上,一人睡行軍床加床,一人睡鋪在地板上的涼蓆,一人(我)只能直接睡在地板上,那是個冬天,連多的棉被都沒有,第二天一早,感冒的我直接找經紀公司的人嗆聲,這樣要我們怎麼工作?如果今晚問題沒解決,沒有一人一張床(加床都可),我就連夜把crew帶回台北,結果晚上果然增加房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床,而從此這家公司就再也沒找過我。

    也曾做過宗教節目的巡迴,不知是誰的問題,造成不但是要和別人擠一張床,還要男女crew4人擠一間(完全不是男女朋友),雖然我是在另一間,但想到都超尷尬也讓人超生氣,甚至還做過超沒錢的案子,學長只丟給我和同學一人6百元,要我們自己解決住宿問題,而我同學就帶我去了生平至今唯一一次的三溫暖,洗完有類似醫療床可睡,也有電影可看,好像一人才500,所以我們還吃了超豪華的早餐兼飲料,當時倒也不覺得苦,只是佩服同學見聞廣博,還有這一招,真是厲害。也曾住在還不錯的商務旅館,早餐卻要穿過餐廳,到後面的會議室裡面的儲藏室,一人一個生冷的三明治配鋁箔包飲料,因為預算不夠,所以我們不能吃旅館的早餐,這種感覺超差,我還記得三明治裡一片塗草莓果醬,一片塗花生醬,我咬了一口,感覺超噁,就沒再吃第二口。

     相較以前,現在是幸福多了,有些好團體也會照顧crew,願意花多一點的預算讓crew住的好一點,以這次表坊在嘉義而言,住的是耐斯王子,早上起床看13樓陽台外的view,綠油油的嘉南平原讓我一時誤以為是來度假,早餐吃的腿好痠(吃的東西很分散),問一個孩子是第幾次到嘉義做演出?她回答:第二次。我聽了搖搖頭說:妳上次是住中信,以前我們到嘉義住的第一名是二階堂,中信是想都不敢想,而妳第一次就住中信,第二次住等級更高的耐斯王子,千萬不要以為到嘉義都住這麼好,這是特例,是遇到好團體,好團體不多,也不要以為嘉義只有這二間飯店。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