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大陸看台灣篇          

     幾年前,聽說大陸要在各地蓋100個一級的劇場,而台灣也相對提出要在北中南蓋五個兩廳院級的文化中心,幾年過去了,大陸各地到處都是大陸式標準新劇場,T字型的舞台(與主舞台同樣大小的左右側台及後舞台),主舞台該有的trap doorelevator,後舞台下沉至stage levelturntable,左右舞台吊籠(lighting ladder),lighting tower與鏡框之間的entrance(大陸劇場特有),數目足夠的電腦吊桿,就連最新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到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舞台設備也都是在標準的模式中,如果就一個巡迴演出而言,在這些新的劇場演出幾乎不需要太大的調整,這使我忽然想到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從30億人民幣的北京水煮蛋到23億人民幣的蘇科文變色哈密瓜,甚至到2億人民幣的廣州中山,雖然外觀及前台觀眾席各不相同,但是鏡框後的舞台空間設備及後台腹地,卻是大同小異。

     硬體的建設之快速,不單單只是砸錢的問題,看著大陸各地的新劇場如雨後春筍般的開幕,這背後所代表的效率及執行力是非常可怕的,而剛開始到處都是新穎的設備,卻沒有跟的上設備的人才,所以明明是電腦吊桿卻只能當電動桿使用,或是整個劇場只有一個人會做電腦桿的cue,當他沒有班時,就只有電動桿而沒有電腦桿,這是2007年我遇到的情形,可是不到一年的時間,2008年我到蘇科文作演出,不但是將舞台吊桿控制器搬出視線不好的控制室,直接放在側舞台,操作人員從早到晚就坐在位子上待命,所有人人手不離對講機,要離開前會先有其他人來接班才離開,這樣大幅度的進步是令人震驚的,原因很簡單,就只是蘇科文找了2個香港人來做技術高層主管簽一年的約,加上大部分館方都是如白紙般的年輕人,一個大廳一個小廳,舞台部有四十餘人,燈光15人,音響6人,將香港模式灌輸在這群年輕人身上,再帶他們去香港參訪取經,我不是說香港模式一定比台灣好,但是從這群年輕人身上,我們所感受到的服務甚至超越台灣的新舞台,當我們對吊桿使用的內容超過電腦的設定(原本在國家劇院是手動桿加電腦桿),蘇科文的凱哥就出現,就像劇院的凱哥想辦法用手動的方式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有一個蘇科文,難道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以後這蘇科文的人難道不會到其他的劇場變成香港人?之前是北京保利的人到處到各個新的劇場,怎知從香港、新加坡或台灣挖角去協助他們建立新劇場服務文化,不會蔚為風氣?以大陸的廣大市場與崛起的經濟實力,各國知名演出團體莫不爭相進軍大陸,其經驗快速的累積,加上大陸人數之多,競爭之激烈,各方面都是飛快的進步成長,以往去大陸演出前我都會先替團體打預防針,請他們把藝術性的念頭打消,但是這次表坊的如影隨行巡演,卻是讓我必須活生生的把話吞回去,看看進步中的大陸,再回頭看看自己的家園-台灣,台灣的藝文環境又是如何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