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技術/馬克篇          

 

1.前言

演出中演員能夠精準的站在正確的位置,或是換景時的台車道具能夠順利到位,靠的就是mark,所以習慣上我們稱一般用來定馬克的pvc電工膠帶為馬克膠帶,要在黑暗中能夠辨識的是俗稱螢光膠帶的夜光膠帶,在經過燈光照射(餵光)後能在黑暗中自行發光,所以在黑暗中大家才知道東西要去哪裡,有時在特殊位置(吸收不到光),又需要夜光膠帶時,我們也會使用釣魚用的螢光棒來替代,如果是黏貼在地毯上,pvc電工膠帶是貼不住的,通常我們會使用布紋膠帶來當做馬克膠帶,不管是電工膠帶夜光膠帶還是布紋膠帶,習慣上我們會在上面再加貼霧面透明膠帶,以防止馬克脫落。馬克一般都定在後腳(例如桌子有四個角,只定靠上舞台的兩個後腳),為的是減少舞台花的程度,太多的馬克對觀眾來說是個障礙。有時不規則形狀不容易定馬克(例如不規則石頭),我們會在石頭的上舞台面(觀眾看不見處),隨便找兩個接近地面處貼直條馬克,在地面上也貼二個馬克,使地上的馬克與石頭上的馬克能接在一起成為L型,就能每次都放在同樣位置,同樣角度。

2.馬克膠帶

     通常在第一次定馬克時,因為不知道總共有多少個馬克要做,所以習慣上我們會用白色馬克膠帶,上面加註場次及名稱,等到都確定之後,會利用不同顏色或形狀來分不同場次,等到調燈或做cue時,再換成其他顏色或形狀,有時我們會將每一場的顏色或形狀貼在換景表上,例如S1是黃色,S2是藍色,S3是紅色……..如果已經知道是要在黑暗中使用的馬克,就可直接換成夜光膠帶,等到彩排完,演員及技術人員熟悉後,在首演前再將馬克修小,並加貼透明膠帶。

3.夜光膠帶(螢光膠帶)

   由於夜光膠帶較為昂貴,又要避免暗場時滿天星,所以習慣上我們會將夜光膠帶剪成36毫米(mm)的寬度使用,長度約莫2.5公分至4公分(為了方便配合2吋透明膠帶使用),由於夜光膠帶沒有不同顏色可區別,所以我們會製作成各種形狀,例如L、◇、□、△、+、TEFIBAHVX……。由於製作夜光膠帶較為費時,有時我們會事先製作好各種型狀,黏貼在小塊地板或是檔案夾的膠膜內頁上,用透明膠帶護背,要用時再將一個一個撕下使用。拆台時多半會將夜光膠帶回收重複使用,不是因為價錢的關係,而是為了製作費時的原因。在側舞台翼幕間的箭頭通常會做的較大,以方便演員辨識。

4.結尾

舞台時要小心不要把馬克清掉了,有時也要注意新來的館方清潔人員,會熱心的雞婆幫忙清理舞台,而順便將台上馬克全部撕掉,例如果陀劇場莫札特謀殺案在新竹演出時就發生這種慘案,對於夜光膠帶,有時也會發生製作上的疏忽,將部分夜光膠帶貼成反面,由於顏色與背面膠紙相似不易察覺,在亮燈時是B,暗場時卻成了P,而造成暗場換景找不到馬克的窘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