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從新加坡與大陸看台灣新劇場全面電腦桿的未來(一)

      5、6年前在國家劇院的改善工程會議中,關於是否全面廢除手動桿改為全是自動控制的電腦桿我是持反對的立場,最主要的理由是表演藝術是由人來表演的藝術,是人就會有意外,不管表演者排練多少次人都有可能會犯錯,所以不管吊桿要由一桿一人操作的手動吊桿還是由一人同時操作的電動吊桿,在吊桿底下的舞台上的,表演者是會出錯的人而非是機器人,所以當表演者在暗場換景發生走位錯誤時,手動桿的操作人員由於一人一桿所以可以立即應變,但是電腦桿的操作人員坐在電腦控制桌前,只有一雙眼睛如何同時照顧多桿?況且還是看不到台上打到人也沒感覺的狀況下,演出者的安全有人在照顧嗎?當然現在已經木已成舟,台灣十幾個即將增加的新場館全都是電腦吊桿,我們只能以他人經驗來借鏡,不至走的太跌跌撞撞或意外頻傳。

       大陸新劇場全面電腦吊桿化已走了十餘年歷史,雖然在裝拆台時舞台地面吊桿兩側都會有工作人員拿著對講機協助監看每一次吊桿升降是否安全,但是到了彩排及演出,由於側舞台表演人員及換景進出頻繁或阻擋,所以地面協助監看的人員往往無法站在對的位置,達到協助安全的目的,實務上根本不可能發揮作用,頂多只是事故發生後的災情回報,於是多半變成在側台聊天干擾演出的亂源,再加上吊桿控制室為了讓出側舞台換景空間,多半選擇在右下舞台獨立加出的2樓卻看不太到舞台的位置,所以吊桿操作人員並不是如燈光或音響的控制台人員是看著台上及控桌工作,而是面對冷冰冰的螢幕及控制台機器只能看到側台,於是為了不讓自己睡著就開始玩電腦玩手機,然後就容易miss cue,控制室大小大約2.5米深4、5米長,後面擺滿控制吊桿的機櫃前面靠窗擺設控製桌,有些劇場是在3樓工作廊道 (gallery),但是坐在控制桌前也看不到台上只能看到舞台上方的空間,而控制室本身占滿廊道空間又使得原本gallery可綁繩子來迫桿子的功能喪失,造成更多困擾。

       設備是死的人是活的,沒有從人性去思考再好的設備也是枉然,設備的功能強大及便利性往往造成操作人員對演出的態度轉變,太舒適容易於是慢慢變的冰冷、莫不關心,漸漸就成了不在乎的麻木態度,當劇場工作少了對「人」的關心就會變的危險且無趣,大陸劇場不乏昂貴新穎的新設備不斷加入,但全部都走向同樣的結果,就算是吊桿控制員有心想做好也做不好,因為看不到台上,走cue變成是像在玩電玩,看著螢幕邊搖桿或按鍵操作,然後努力讓自己不睡著等著下一個cue,於是就成了像早期國家劇院燈光控制室裡不時傳來電視的聲音及笑聲,為了避免睡著落cue的設備卻成了分神而落cue,結果還不是一樣傷害演出?禁止看電視但禁不了手機及電腦,禁的了外在行為但無法改變人心,所以如果不從人性來思考與解決,就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結局,而台灣的劇場也會走上大陸這條路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數劇院都會如此,因為這是人性,所有的管理者都是日復一日,重覆固定的行為模式,不像使用者隔一陣子才進劇場較容易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專注,但是沒有其他不同的路可以選擇嗎?其實是有的,就像新加坡的國家劇院濱海劇院,就有許多針對人性的考量而發展出的模式值得效法,只是台灣懂得尊重專業的長官太少,能用別人的過去看到台灣未來的長官更少。

 IMAG2320.jpg 

大陸大多數劇場的吊桿控制室位於右側台下舞台2樓位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