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利劇院看兩岸20年來劇場發展差異3

2007年我隨法國音樂劇「小王子」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出,由於當時東藝很新,裡面的館方小夥子都很年輕,所幸有一個從北京保利來的技術經理,我可以幫助老法與之溝通對談,否則上海小夥子你看我我看你沒人敢做主,前幾天我到深圳保利劇院做場地調查,是由他們技術總監親自接待,他陪著我在台上邊丈量邊聊天,他說我那個朋友現在又到其他城市的保利劇院,他說他自己2007年也還在北京保利,後來被調派到深圳,這讓我想起「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當院線不斷擴充,就由在北京保利劇院挑選派任適合人選,帶著一身經驗與保利管理的模式空降去開疆闢土,也確保院線內的劇場都是同一套管理模式,甚至現在以北京、上海與廣東為基地成立專業化的人才培訓中心,使各種不同專業知識的人才能在院線中不同劇場培訓成長,逐漸成為劇場管理的專業人員。

如果不是每年都去大陸市場其實不是這麼容易查覺對岸的改變與進步,而且進步幅度之大令人訝異,老實說2007,2008年時許多大陸館方配合度還不是很高,還處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是經驗不足無法判斷所以不敢答應,或是問東問西不很配合,才這幾年的時間,已經轉變成配合度高,有所謂「服務」的精神與作為,而且這改變不是個人行為或是單一劇院,是各地普遍的現象,京奧後似乎一夕之間全變了個樣,劇院裡許多大爺大嬸也不見蹤影,溝通起來順暢許多,以前一些光怪陸離的離譜行徑現在已經很少看見,也有一些從保利離開的大陸朋友帶著保利的專業品牌形象,跳槽到更新更大的劇場獲得更高的職位,現在對岸的那種積極、競爭、上進與力求表現,想到小時候對共產主義人民公社教條式的描述,對照現今民主的台灣,忽然有一種分不清誰是誰的錯亂感覺,就像以前我們到了拆掉的柏林圍牆遺址時,所有人都猜有幾十層樓高的摩天大樓林立那側是西德,結果答案卻是東德,因為兩德統一之後,土地便宜的東德只想急著向資本主義靠攏,缺乏美感的高樓一直蓋只要能趕快賺錢就好,反倒誤導了一般人對東德貧窮西德富裕的刻板印象,令人不覺莞爾。

至於台灣的情況不用贅述太多,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曾幾何時那種對劇場的熱情與生命力,竟然跑到對岸去了,某個對岸知名劇院上進的館方朋友,甚至告訴我他強烈想成為TATT(台灣技術劇場協會) 的會員而請我幫忙,因為他看到協會的翻譯書想成為會員後,對於獲取專業劇場知識及訊息能有多一個管道,連最近他們劇場計畫更新指示牌的英譯,他不確定他們請的專業英譯人員翻譯的字彙與西方劇場慣用的字彙一不一樣,還將檔案mail給我請我幫忙檢查,我從不知自己英文好到這種程度還能幫人,只好趕緊找台灣劇場留美的朋友幫忙,因為劇場愈好對使用者愈方便,管理者有心改善使用者當然樂觀其成,只可惜這份「有心」是來自對岸而不是從島內而來,當我在對岸遇到愈來愈多這樣的人,我真的覺得「死亡交叉/黃金交叉」已然成形,只是不知要到多久以後,我身邊的朋友才會意識到這種我消彼長,等到驚覺之時,會不會因為差距過大而再也趕不上,成了我們要向對岸學習取經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