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理想的劇場空間3

    舞台上需要哪些功能,是需要trap door(陷阱坑)、elevator(升降平台)還是turntable(圓形轉台)見仁見智,例如澳門文化中心的舞台,是分割成1X1的單位所組成,也就是說不管在台上任何位置,你都可以打開最小 1X1的坑洞,至於底下要架設樓梯,讓人可以從地窖中走出,或是連著多開幾個洞,裝設油壓平台,讓人可以從地面下升起,他都提供在空間上的可能性,或是新加坡的濱海劇院,在後下舞台的夾層中,有另外鋪設專為舞蹈使用的地板台車,主舞台降下,整台wagon向前開至主舞台後升起,就成了適合舞蹈的舞台,除了百老匯的劇場是專門為那一齣戲專門量身定做改造之外,其他一般劇場都只能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以供各個需求不同的演出使用。

    大陸到處都是左右側舞台有台車(局部或全部)可從地面升起,然後橫向移動到舞台上,或是turntable(圓形轉台)從後舞台地面升起,向前移動到主舞台上,老早就有五個轉台的劇場,也有主舞台往下挖50空間的劇場,在後下舞台分層存放不同功能的舞台,以劇院為例,那有沒有在保有現在的所有功能(有elevator),可是又能像澳門文化中心的舞台一樣,trap door(陷阱坑)可以開在任何想要的位置呢?其實也不會太難,只要在後下舞台,原本側走台車(side wagon)上加裝像澳門文化中心的舞台結構,每一米的舞台板都是可拆卸,底下的支撐結構也都可拆卸,就能把原本出的去,側走後沒把握回不回得來因而閒置不用的side wagon,變成任何位置都能打開的舞台,而不再受限trap door只能在center line左右各3的範圍內,而單純只有前後移動,就不會有二套系統垂直方向二套輪子所產生的問題,也為這個舞台多一種選擇,多一種可能性。

    當然啦,現有的劇院設備也不是做不到,只要把預設trap door位置的那道elevator往下降,把除了trap door以外的部分另外搭舞台填滿降下的elevator範圍,也就能讓trap door不受限一定要在哪個位置,只是這樣的工程太大,但是並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就像20年前藝專在劇院演出的芭蕾舞劇胡桃鉗,當魔術師一揮手,原本架設在最上舞台第四道elevator的聖誕樹,事先降下的elevator只露出聖誕樹樹頂的小樹,隨著魔術師一揮手第四道elevator往上升,小樹就愈變愈大成了大樹,而10年前在城市舞台重演時,城市舞台在上舞台並沒有可以升降的elevator,我就把聖誕樹分段改成懸吊,在每一截的聖誕樹上加裝金屬的鋼珠輪,看起來就像聖誕樹上亮金金裝飾的圓球,隨著吊桿慢慢往上升,crew在幕後把一截一截的聖誕樹慢慢往前推,讓它一截一截的被鋼索往上帶而逐漸變大,一樣也讓小樹變大樹,其實方法是人想出來的,只是當場地的限制愈小,可能性愈大時,當然就提供導演及設計更多的可能性,對TD而言也能用更有效率及省錢的方式來達到導演及設計的要求,在台灣沒有百老匯的市場,當然也就不可能有為某一齣戲量身定做的劇場,但是只希望新劇場不要愈蓋愈回去,人家是一個比一個更進步的劇場出現,我們是殘缺抱憾的劇場一再出現,甚至愈蓋愈差,真是情何以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