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技術/歷練與眼界之五篇          

      上次2005年地下鐵來新加坡濱海,就覺得這是個專業的劇場,這次連著水滸傳及表坊如影隨行兩齣戲在Esplanade,又看到她們處理華藝festival的能力,從節目策劃人、技術統籌到現場執行的crew,都是專業級的表現,更令人高興的是所有的吊桿,都已經在原本長方型的吊桿下方加掛圓管,使用上就更為方便,只是這是個過度守法的國家,有些觀念是有些小小的遺憾,例如白紗的底緣不平,對我們來講是個很小的問題,只要把吊桿降下來,將過低的部分綁帶往上捲提後再綁,再貼膠帶固定,就可使底緣調平,可是他們的反應是這是我們的白紗ㄟ,這是製作上的問題,無法解決,但是聽我再三解釋後,願意讓我做給他們看,於是從此他們應該知道這是個簡單且無危險的解決方式。

      又如由於他們的觀眾席較為扇形,在吊桿的外側有燈光的ladder,所以在ladder的外舞台又有side masking的軌道(像城市舞台),來解決穿幫的問題,但是side masking有時對於換景的進出造成不便,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個小問題,只要在翼幕外側將多餘綁帶綁成波浪型,再用幕夾夾住翼幕外側,用黑棉繩綁住幕夾往外舞台固定,就可使翼幕變寬解決穿幫問題,或是將吊桿末端過寬回折的翼幕綁帶解開,在3gallery用繩子綁住最後一個綁帶如此也可輕易解決吊桿不夠長的問題,但是這些方法我從2005年地下鐵努力到2008年水滸傳還是失敗,因為對他們來講,幕一定要綁在桿子上,過寬的翼幕為了安全一定要回折,而且他們有side masking來解決穿幫的問題,所以我的方法是從沒有人做過且有安全之虞的做法,當然不接受。

      甚至連不到5公斤的空畫框用二條wire吊,也被要求每條wire的兩頭各要3U- bolts,因為標準程序的要求就是要3個,台灣慣用2個甚至是1個,不管懸吊物輕重都被視為不安全。他們不擔心水滸傳原本2000公斤,被我減重後仍有720公斤的保時捷928要吊起來,但對於如影隨行要在電動桿上外加手動桿,卻是如何也不肯讓步,因為如影隨行的白紗最快的cue4秒,而他們的電動桿最快也要約10秒,試了幾次之後還是不夠快,寧可打破自己最快速每秒1.2米的說法,再去調整比最快速還要快的速度,也不願讓我裝他們不熟悉的手動桿,這使我想到了早期的國家劇院,也是這不行那不行,經過十多年的衝撞之後,現在已經能夠先聽聽妳的想法,而不是還沒聽就說不行。

      就像去年4月國家劇院為了舞台設備的改建工程,舉辦了一個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及業界的一些舞監及TD出席,由劇院聘用的兩位顧問傾向將手動桿全部改為電腦桿,我在會議中與他們有激烈的爭辯,我當然知道電腦桿較安全也較省人力,但是他卻少了手動桿的機動性及可能性,還被其中一位顧問指責我不該只顧free lancers的生計而反對,我說我沒有想到這部分,我只要知道全部都改為電腦桿後,一些需要精密互動的需求,例如下10分鐘的雪花,或是吊人等電腦桿要如何做到?如果電腦桿勉強做的結果還比不上手動桿方便安全,那幹嘛要把手動桿廢掉?顧問說電腦桿是潮流的趨勢,像國家劇院現在又有手動桿又有電腦桿是一件很奇怪的事,要不就是全部手動桿,要不就是全部都是電動桿,但是在這麼專業的濱海遇到這些問題,我更加慶幸自己的成長過程是在有手動桿與電腦桿的國家劇院,很遺憾聽說目前的規畫仍朝向廢除手動桿,我擔心以後的國家劇院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國父紀念館,或是像現在完全不熟悉手動桿世界的濱海?少了可能性的電腦桿,會不會造成大家想法愈來愈簡單,能力愈來愈退化?如果如此,就少了許多樂趣與成就感,反正就是掛些不同內容的懸吊物,然後一切交給電腦,什麼跟著樂團的音樂走,想都別想,電腦聽不懂音樂,妳只要輸入秒數,走100次也是一樣,但是樂團有辦法每次速度都一樣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