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洋過招篇          

     在老外的technical ridder(技術需求)中,對於預估時間的部份,有時會看到「視當地技術人員程度而定」,往往看了令人不太舒服,但想想我們出國的經驗,確實是如此,2007年新古典舞團的大陸行,第一站深圳從進劇場裝台,到舞台部分大致完成交給燈光調燈,已是熬夜工作連續23小時後才走出劇場,但是同樣的工作內容,最後一站的中山只花了4個小時,劇場技術工作順不順利,不外乎設備及人兩個因素,對於技術部份,我們可以事前看技術資料來準備,但是local crew的部份,只有到了現場交手後才會知道,所以工作的順利與否,人的因素佔了非常大的部份,而設備好壞與人的部分又沒有絕對關係,新舞台的劇場設備條件不能算很好,但是卻有台灣最好的館方,如果local crew程度太差,館方不會坐視不管,任由災難發生,兩廳院是台灣目前最好的劇場設備,館方也在行政法人法改制後愈來愈好,但是主辦單位找的local crew,是專業的crew、器材公司或是學生,好壞的差別也是天差地。

      當老外來的時候,不管他的程度是好是壞,我會謹守協助的角色,主隨客便,因為在過招的過程中,建立彼此的信賴感是最重要的事情,老外熟悉他們的戲而我們一無所知,同樣的對於我們的設備及技術資源,老外是不可能比我們清楚,所以起初要先完全依照老外的指示不躁進,等到他對我們有信賴感後,才逐步加入建議,就像2005MOMIX,老外軌道繩子的走法根本是錯的,在我提醒後他還是堅持他的做法,我就叫我的工作人員照他的做法,等他失敗後再問他要不要試試我的方法,之後他就願意多聽一些我的建議,在他知道我們是可以幫助他的朋友後,他的壓力就會減輕而能順利的工作,所以有時老外到後來會開玩笑說我們把他的工作都做完了,他要失業了,而我總是淡淡的表示我們只是做我們該做的事。

      這次大師羅伯威爾森與國光劇團為了明年「歐蘭朵」的演出,這種高度專業配合的工作方式,我相信大師對於台灣是會留下深刻印象的,連國光的導演都有些吃味,小平哥看到我們抓緊時間邊跟排邊做排練道具,直嚷著他好羨慕,這是我在雲門之外,第一次看到能提供導演如此專業舒適的工作環境,就連兩廳院的表現都是讓人印象深刻,不只是企劃部承辦人及舞監第一天就參與,連燈光及舞台的組長都在幾天後進駐國光,還不時從劇院帶導演所需的器材來支援,這種這麼早期就參與製作,又是如此高規格的對待,簡直是在歐洲才有的模式,就連在美國都不常見,相信所有參與的人都上了寶貴的一課,記得以前曾有crew問我,為什麼對外國團體好像比較好,我半開玩笑的回答:人生地不熟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嘛,其實是不想讓老外對台灣留下不專業的印象,就算設備不好,經紀公司省的過頭,我們也要努力扭轉他們的印象,要讓他們知道台灣的crew是上的了國際舞台的,因為我知道等他們回去之後,local crew的表現是唯一會留下的印象,所以當然要展現專業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