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再見獅子王篇          

    雖然這20年來,做過的演出何止幾百上千,但是真正坐在觀眾席看演出的經驗卻是少的可憐,無疑的,1998年在紐約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多的演出,當時百老匯該看的都看了,外百老匯及外外百老匯也看了一些,雖然沒有統計過到底在紐約看了多少演出,但是我想當了二十幾次觀眾應該是有的,而當時最夯的就是獅子王,還記得看完後借住學弟家,我們熱切討論的大致內容,因為他是燈光設計,所以談的都是畫面如何,而我談的全都是舞台技術,當然也是座位的選擇關係,因為他坐的是後排中央,方便觀看整體畫面,而我在寒冷的冬天冒著嚴寒冰雪,站在街頭苦等別人的退票,卻是希望能有第一排最邊邊的位子(方便看穿幫),很幸運的,我們都坐在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位子欣賞演出,雖然討論的內容幾乎沒有交集,但是彼此都滿意的各取所需。

     十年後的今天,很幸運的能夠藉由獅子王裝台,徹底解開當年的許多謎團,雖然貓來時我也有去裝台,或是歌劇魅影我也參予了部分最早期的工作,但是都不像獅子王令我如此興奮,也許是早期的百老匯四大名劇(貓、悲慘世界、西貢小姐及歌劇魅影)技術較不複雜,所以在看的同時並沒有感到特別驚奇,大部分是邊看邊說答案,但是獅子王當時是有些謎團解不開,所以還特別破例買了獅子王的衣服及書籍,而這件衣服當我穿著裝台時,有個年輕老外的工作人員看了,還特地跑來問我,為什麼我有這件衣服,是誰給我的?我說是十年前我在紐約看的時候買的,他哦了一聲十年前然後離開,我不知他想到了什麼,但對我來講,十年後能解開十年前的許多疑問,這樣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

     雖然小巨蛋很大,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加大了側台及後台腹地(空間是有的),為了換景的調度,甚至利用了側台上方空間,也在製作時做了許多節省空間的努力,例如折疊台車、像汽車天線般拉開的台車景,這也讓我上了一課,雖然在舞者阿月或是屏風女兒紅時同樣方法我也用過,但那是因為國家劇院右舞台太小,不得已將重達一百多公斤的屋頂用克難方式外加滑輪懸吊在空中,等到房子台車出來後在空中換成燒毀的柱子及屋頂,但是老實說那是沒路可走的辦法,除此之外從沒好好利用側台上方的空間,又如他們也利用了火車換鐵軌的方式,使得走在地上軌道的台車出了翼幕後,能轉換不同軌道而將軌道讓出,這個方式也是國內罕見,可這是人家十幾年前就在運用的方式,而這樣的方式又何止存在幾十年,我想百年前火車鐵路就在使用了吧,可見有時不全然是製作費差幾個零的問題,百老匯的劇場也都不大,雖然都是空的建築空間,每一齣戲自己重新量身打造,但是空間是死的,人的腦袋是活的,絞盡腦汁總會想出解決的辦法,顯然別人不只是比我們多了地下陷阱的機關而已,就連換景空間的使用上,也更為用心及有效率,這些都是值得學習的態度及方法,而這些的用心觀眾是完全看不到的,製作費如此龐大的獅子王尚且如此,這使我想起了大陸的各個新的劇場,左右側台及後台腹地都比舞台要來得大,是否條件太好的環境也會漸漸的扼殺想法?老實說我不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zu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